遇到任何營銷問題,你的營銷目標都不應該再是簡單的“營銷愿望”式的羅列,而是以文中的“調查分析、歸因、找到目標”這三個步驟為模板,反復地自問、啟發營銷思路,針對性地制定營銷方案。
當公司遇到某個營銷問題、或在產品初期推廣時,市場部往往是被調動的第一股力量。
“王二狗,這個季度咱們產品的銷量下降,怎么回事,趕緊擬一份營銷方案給我。”
“張三,咱們的應用還有一個月就上線了,如何低預算觸達更多潛在用戶,馬上給我個方案。”
嗯,這時候,擺在營銷人面前的任務是如何制定一個有效的營銷方案,進而解決這些問題。
而要制定一個好的方案,前提是得有一個清晰準確的營銷目標。
“嗯,老板,營銷方案當然會有,但是,咱們得先有個營銷目標,我打算……”
老板打斷營銷總監的話,
“目標還不簡單,這款產品的目標是一個月內銷量破百萬,三個月內在全國范圍打響知名度。”
“當然是讓產品銷量回歸正常了,甚至超越競爭對手”
“創造新品類,牢牢占據用戶心智第一的位置”
“引爆全網,做到微博上萬的轉發、千萬次閱讀、上億次討論”
……
等等,營銷目標就是簡單的“銷量回升、產品大賣、病毒傳播”這么簡單嗎?
當然不是。這些所謂的目標雖然能戳中G點,讓人興奮,但這只不過是老板們的愿望而已,卻不能指導任何工作的展開。
任何人都想自己的產品大賣、成為用戶的第一選擇、一上線就引爆全網、無數媒體爭相報道。
但愿望并不能指導工作,再多這樣的“營銷愿望”,也不能給你任何方向上的指導。
實際上,營銷目標應該站在消費者的角度,分析消費者為什么不選擇自己,從而為營銷方案的制定奠定方向。
而要制定營銷目標,一般要問自己這三個問題:
調查分析: 用戶在過去普遍的選擇是什么?
歸因: 用戶為什么不選擇自己?(關于如何準確歸因,可查看之前寫過的文章 營銷人,你距離卓越還差這樣一個習慣… )
目標: 我應該說什么,才能改變他們的認知、習慣、認為哪些更重要、哪些不重要,讓他們放棄過去的選擇,從而選擇我?
當然,這三個問題都是圍繞消費者的三個選擇而展開的。
比如第一問,用戶在過去選擇無非三種, 符合習慣的、符合認知的、競爭對手的。
同樣第二問,用戶為什么不選擇自己,同樣也是基于這三點: 產品不符合認知、不符合習慣、選擇了競爭對手。
最后的目標當然還是: 通過改變他們的認知、習慣、讓他們了解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 (相對于競爭對手),從而放去過去的選擇,轉而選擇自己。
1、認知
一款產品,如果不能打破消費者對自己的不利認知。那么不論你怎么努力,往往都沒用。
比如,人們就是認為陌陌是約炮平臺、滴滴是黑車、用小米沒面子、買寶馬就是用來炫耀。你能怎么辦?
擺出一副“認同我的就是我的客戶,不認同的我也不關心”的心態做營銷,可以嗎?
當然不行。除了你可能被誤解(比如滴滴被誤解成黑車)之外,如果你真的如他們所說(比如過去多數人買寶馬確實是為了炫耀),其實是可以通過一定的營銷手段來轉變這種對自己的不利認知的(如寶馬強調“終極駕駛機器”,掩蓋消費者的炫耀動機)。
比如,當年廣東涼茶在廣東地區很受歡迎,為什么卻很難在全國推廣開來呢?
不是味道不好、也不是價格太高,而是因為外地人認為涼茶是中藥熬制的,對大多數人對“藥”有天然的抵觸心理,因此阻礙了購買。
對于這樣一款產品,營銷目標也就清晰了:
按照三步法則:
調查分析 :過去大多數外省的消費者在選購飲料時,更多選擇其他品牌,而不是“廣東涼茶”。
歸因 :這是因為涼茶是由中藥熬制出來的,而依照多數消費者固有的認知,他們認為“是藥三分毒”,所以才拒絕購買。
找到目標 :我該怎么做?才能削弱“是藥三分毒”對消費者購買的阻礙,從而選擇我們?
所以,后來的王老吉把涼茶定位到飲料,避開了消費者“是藥三分毒”的不利認知,才在全國為廣東涼茶開辟了市場。
再比如,陌陌剛開始成立時,作為陌生交友的軟件,很受用戶的歡迎。但漸漸地,用戶增速放緩。如何據此制定一個營銷目標呢?
調查分析: 很多人即使忍受孤獨,也不嘗試用“陌陌”這樣的交友軟件。
歸因: 這是因為,很多人給陌陌的標簽是“約炮神器”,這就使得很多人在使用陌陌的時候會面對社交壓力。
找到目標: 我該如何做,怎么說,才能打破用戶對“陌陌”的這種固有認知,從而讓他們重新考慮我們?
所以,后來陌陌出了一組“就這樣活著吧”的海報為消費者提供新的選擇理由。
“我用陌陌不是為了約炮,而是我想接觸更大的世界,更有趣的人。”
2、習慣
消費者的習慣也是眾多營銷人難以逾越的鴻溝,這是因為習慣一旦建立,往往就很難改變。
曾經有個調查表明了這一點,研究人員發現,即使大學課堂沒有學生固定座位的限制,但多數大學生在上課時還是傾向于坐在自己以前坐過的位置。
當年專車初期推廣時就遇到了來自用戶習慣的挑戰——多數人已經習慣了出行做地鐵擠公交。
所以,對專車服務而言,營銷目標相應地就是:
用戶在出行時更多還是選擇擠公交、擠地鐵,而不是乘專車。他們之所以不想改變,是因為擠公交擠地鐵已經成為很多上班族的例行公事,他們已經習慣這樣的日子了。那么我應該怎么做,才能打破用戶們的這種習慣,從而讓他們考慮專車服務呢?
因此,后來各大專車公司燒錢補貼用戶,甚至免費請用戶坐專車,為很多消費者降低了嘗試門檻,從而建立了乘坐專車的新習慣。
改變用戶習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:支付寶、微信改變了人們的現金支付習慣;餓了么改變了人們外出就餐的習慣;淘寶改變了人們實體店購物的習慣,等等…
3、競爭對手
如果說打破認知和習慣是在和“影響消費者選擇的內部因素”做斗爭;那么,擊敗競爭對手就是在和“影響消費者選擇的外部因素”做斗爭。
在多數情況下,消費者往往是因為選擇了你的競爭對手,才讓你沒了機會。
比如當年Uber主導了出行市場,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,神州找到了自己的營銷目標:
用戶在過去乘坐專車,往往會選擇uber,這是因為,uber作為市場老大, 當然會成為更多人的選擇。我們應該怎么做,才能讓用戶覺得神州在哪點上強過uber,從而讓人們在專車出行的時候,考慮神州?
因此,后來神州主打“安全”的定位,讓部分用戶認為“安全”比大多數人的選擇更為重要,從而轉化了新用戶。
當年的可樂市場也是這樣,可口可樂得到更多人的歡迎,相比之下,雖然味道相差不大,但百事可樂只能占據很小的市場份額。
百事可樂面對市場老大,在后來也找到了自己的營銷目標:
用戶在過去如果想喝可樂,更傾向于選擇可口可樂,而不是百事可樂。因為可口可樂占據可樂市場第一的份額,能得到更多人的選擇,而且大多數人認為,可口可樂才是最正宗的可樂。我需要提供一個什么特殊的理由,讓消費者覺得正宗與大多數人的選擇并不是最重要的,從而讓消費者選擇百事可樂而不是可口可樂?
所以,后來百事可樂主打“年輕一代的選擇”的定位,攻擊了可口可樂的“歷史悠久、正宗老道”,從而大獲成功。
結語
營銷目標只是制定營銷方案的基礎,你并不能指望它能幫你解決問題,你只能以此來啟發自己。
目前市面上的消費者普遍選擇是什么,是他們的認知、習慣、還是競爭對手?消費者為什么選擇這些,而不是選擇我?我需要怎么做,才能讓他們選擇我?
總之,遇到任何營銷問題,你的營銷目標都不應該再是簡單的“營銷愿望”式的羅列,而是以文中的“調查分析、歸因、找到目標”這三個步驟為模板,反復地自問、啟發營銷思路,針對性地制定營銷方案。
本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!
文章轉載請保留網址:http://waterplane.cn/news/industry/19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