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信息架構?
簡單來講,信息架構指的是app或網站當中全部信息的組成結構。經過認真梳理的信息架構可以使產品更加易于理解和導航。這有些類似于作家在動筆之前首先擬出故事的大綱,或是建筑師需要以精準的藍圖作為一切工作的基礎。
本質上講,任何數字化產品,包括網站、app等等,都是信息的集合。 信息架構設計通常需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,一是怎樣使信息更易理解與瀏覽,二是如何確保擴展性,使其在未來能夠承載更為復雜的信息與功能。
擁有良好信息架構的產品在結構上非常堅固。這與建筑是相同的道理 – 從地基和支柱入手,基礎便會穩(wěn)固;基于穩(wěn)固的基礎一步步擴大建筑規(guī)模,一切都將有條不紊的從容進行。
信息的抽象結構
要實現結構清晰、重點突出的界面設計方案,你必須首先梳理出結構清晰、重點突出的信息架構。作為產品設計師,我們需要在這里承擔思考與分析的責任,否則這一重擔勢必會落到用戶身上。
在思考信息架構時,出現在我們頭腦中的應該是一系列抽象的信息單元,包括名詞與動詞等等,而非具體的像素、組件或頁面。這樣,你很快便會發(fā)現,任何產品無法只是信息的集合;而用戶怎樣理解和使用產品,最終將取決于我們以怎樣的方式將這些信息進行整合。
這就像在造句 – 各種名詞、動詞的組合方式決定著最終能夠傳達出怎樣的信息。
產品也是如此。一個app可以抽象成若干名詞與動詞的組合,包括“事物”以及“我能對這個事物執(zhí)行的行為”。其中的名詞非常重要,app的信息世界正是由它們組成的。在產品當中,一些典型的名詞通常包括:
歌曲
路徑
用戶
照片
餐廳
賬款
友人
而動詞則是人們以這些名詞為對象所執(zhí)行的行為,包括:
播放歌曲
創(chuàng)建路徑
新建用戶
分享照片
點評餐廳
發(fā)送賬款
添加友人
大體上講,app界面當中存在著這樣一種比例關系 – 絕大多數的界面元素(約80%)用于呈現“名詞”;一小部分用于呈現“動詞”,即用戶可以對那些名詞進行的操作。
信息架構的普遍適用性
經年累月,我們發(fā)現良好的信息架構通常具有普遍適用性,其中一些原則與模式更是被眾多不同類型的產品所采納。最具典型性的,譬如app的頂級導航需要呈現出產品最重要的功能模塊。仍以Spotify為例,這些模塊包括“Home”、“Browse”、“Search”、“Radio”和“Your Library”。在你的app當中,哪些模塊是最為重要的?試著列出來,并盡量約束在3到5個之內。
我們還意識到,無論產品類型及信息的本質屬性是否相同,信息架構總會呈現出相似的架構。譬如我們都知道一種最為常見的模式,當我們沿著信息架構深入導航時,我們總會傾向于從寬泛的“信息面”逐步定位到特定的“信息點”。這種探索信息架構的行為通常被稱為“鉆取”(drilling down)。
萬變不離其宗
于是,我們可以將這樣的抽象結構作為容器,將信息“灌入”其中,然后在表現層面上進行訂制處理,使其能夠呈現出特定產品的信息獨特性。譬如對于照片app來說,信息會以可視化的圖片格式作為最主要的呈現形式;而對于金融類產品來說,則以數字格式的內容為主。
打造清晰、穩(wěn)固的信息架構
Tip 1:明確哪些是最為重要的(以及哪些不是)
不要擔心降低一部分信息的重要度,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將重要信息的優(yōu)先級提到最高。“對比”是構造清晰度的重要途徑,盡可能移除無關緊要的信息,或至少將其優(yōu)先度將至最低。
Tip 2:從分類結組的角度思考
思考哪些信息在邏輯上適于歸屬一處,譬如將所有與用戶相關的信息歸納于“個人資料”這個概念當中,而不是讓它們散落在信息架構的其他分支當中。
Tip 3:適時檢視與迭代
隨著產品規(guī)模與復雜度的提升,要適時檢視現有信息架構是否足夠適用。很多團隊之所以疏于維護信息架構,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項需要孤注一擲的、極端性的工作,譬如“我們很希望整理一下架構,但真的沒有足夠的資源來重新設計整個app”,這樣。不妨試著以“漸進增強”的思路來看待這件事。相比于徹頭徹尾的重塑產品,在小處對信息架構進行優(yōu)化調整,進而提升產品易用性的空間總是會有的。
本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!
文章轉載請保留網址:http://waterplane.cn/news/industry/1839.html